近年来,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的热度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社会人才的关注。各高校纷纷设立相关专业,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一些热门课程。
在众多院校中,浙江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人民大学的自然资源管理农林水矿专业备受瞩目,主要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进行招生,学制为两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费相对较高,为3.98万元。中国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的公共管理课程则倾向于一月联考,同样设有2年的学制,学费定为2.2万元。通过这类课程,符合条件的学员可以获取在职研究生的双证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详情,建议尽早与在线教师沟通,以便抓住机会参与学习。希望这个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硕士的考试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和外语(英语二,部分院校可选小语种)。管理类综合能力测验满分为200分,历时3小时,包含数学(25道单项选择,涉及问题求解和条件判断)、逻辑推理(30道选择题,总计60分),以及两篇写作任务。英语(二)部分则涉及完型填空(20题,每题0.5分)、阅读理解(5篇,共50分)、翻译(英语到中文,15分)和写作(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总计25分),难度大致在四级和六级之间,需掌握5500个大纲词汇。
课程设置采用学分制度,最低要求36学分。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分为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个模块。核心课程至少占19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至少8分,选修课至少7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每个学分的学习时间需达到16课时。招生类别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报考资格依据教育部门当年规定,通常需要具备大学本科文凭和至少三年的工作经验。
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学校安排选择全脱产或非脱产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4年。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和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资料。
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专攻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对于公共事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拥有稳定的报考群体,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关于2019年的考试安排,其初试采用的是专业硕士全国联考形式。考试科目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前者满分100分,后者满分为200分。录取方式采取择优原则,竞争激烈,难度不言而喻。报名时间通常在10月份,12月底进行。初试科目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两者的成绩无固定分数线,主要依据考生表现选拔。尽管初试挑战不小,但成功通过初试和复试的学员,通过完成课程并论文答辩,最终将获得含金量高的在职研究生双证书,尽管如此,由于名额有限和竞争压力,考生们仍需充分准备。
2019年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初试涵盖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内容。由于竞争择优录取和名额限制,考试难度显而易见,因此报考者务必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复习。如果你对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感兴趣,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请注意,虽然初试难度较高,但鉴于证书的价值,依然吸引众多申请者。了解了这些信息,考生们应明确考试目标,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做足准备。